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团结统一是主流,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政治上互通有无、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内容和发展离不开民族团结,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精神文化和民族特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珍贵宝藏,更是屹立于世界文化的厚实根基。今年年初,在林周,“说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情、舞的是乡韵、演员是乡亲”的2024年春节、藏历新年“村晚”火了一把;9月20日,在达孜,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风筝的“斗赛”,通过“体育+文旅+乡村振兴+非遗民俗活动”的创新模式,推动了拉萨市非遗民俗活动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弘扬;民族歌舞《拉萨情》在南京、镇江、泰州、苏州四市上演,谱写出苏拉两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篇章;由江苏、西藏两地文艺家共同打造的西藏首部大型现实主义题材音乐剧《天梦》通过巡演展现出“民族大团结,汉藏一家亲”的主题;2024年5月19日,纳木措开湖日,重磅推出了民间牧歌《天湖牧歌》……一个个优秀剧目、一首首动听的音乐、一场场文化盛宴,充分展现了文化振兴已经在基层、在区内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化自信始终把56个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心理基础和情感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连日来,“天津某大学、西藏大学生请室友吃糌粑”“来自西藏的小伙带着同学一起跳锅庄”“南京审计大学,大学生军训中用藏语送上最美祝福”“游客拍摄传统拉萨服写真,‘莫啦’上前暖心调整”……很多类似的短视频作品,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走红”。“每个动作都充满民族文化自信”“传播民族文化。你是最棒的!”“这一刻,文化交流被具象化”……网友们的评论字字珠玑,而又贴切到位。实践证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首要的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不仅有助于增进民族间的了解与信任、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更有助于各民族优秀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6月30日,“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拉萨千家万户”月月讲暨《童声里的中国》文艺汇演中,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小学员表演了新编藏戏《卓瓦桑姆》等节目;墨竹工卡县以“画”非遗、“做”非遗、“说”非遗、“写”非遗四个框架为主题,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师生们充分了解非遗文化,积极参与非遗保护行动,增强青少年文化认同感。“承百代之流,而汇乎当今之变”。新时代,对于各民族文化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在深入学习、对外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共识、于包容多样中增进认同,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促进文化共同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积极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各民族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贯通中华文化血脉,深入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特点、新趋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用好音乐、体育、节庆活动等载体,找寻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同点、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切实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