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

发布时间:2025-05-19 作者:西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西藏日报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西藏自治区党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立足“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将“树倒根存”的忧患意识、“铁的纪律”的制度刚性、“徙木立信”的政治智慧、“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有机融合于治边稳藏的伟大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一、破除“树倒根存”:深化规律认识与严治作风痼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这一重要论断精准地揭示了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顽固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的特征。树倒根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纪律意识淡薄,在思想层面认识不足,说到底是因为党员干部没有时时处处拿党章党规党纪衡量和约束自身行为,导致政治纪律的自觉性无法形成。

西藏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改革开放等不平凡的历史,在各个阶段都有复杂的形势任务。党的西藏工作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党的优良作风作为重要保障。作为党内监督的利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发现并推动解决了“四风”突出问题。经过整治,西藏基层“躺平式”干部情况有所好转,但数字形式主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有所抬头。这些现象体现出从“不敢”向“不想”转化的复杂性。党员干部懒政怠政、弄虚作假等行为,不仅迟滞了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更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此次学习教育是对作风建设的再强化,目的是不断破除“树倒根存”的作风顽疾。要通过“教育铸魂—制度固本—问责震慑”多维发力,全面深入查找在调查研究、公务接待、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学习教育中夯实思想基础,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学习重点,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和内涵,推动作风建设从“不敢”向“不想”深度转化;在制度约束中强化刚性执行,完善监督闭环,重点整治“四风”问题,依托监督平台,实施全流程穿透式监管,坚持“三不腐”推进;在处理问责中强化违纪查处震慑效应,严格执行处理办法,对顶风违纪问题既查直接责任也查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真正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链式震慑效应。

二、强化铁的纪律:加强纪律建设与制度治本效能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区加强纪律建设、提升制度治本效能提供了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纪律建设,不断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构建起作风建设制度机制。严明纪律要求,针对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环境,专门制定干部作风准则,建立制度规范,并持续更新完善。在执行过程中,通过建立“四风”问题动态监测机制,运用大数据比对等技术手段,对“四风”问题进行全方位监控,及时发现隐形变异问题线索。同时,各地市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方式,如有的地市出台“三色预警”制度,对公务接待、差旅报销等关键环节实施分级管控。时代在发展,党的作风建设也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监督,才能更好解决作风问题。

在此次学习教育中,要持续强化纪律建设,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的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让“四风”问题无处遁形。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与时俱进的制度更新机制,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通过开展纪律培训、警示教育等,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使纪律成为真正的带电高压线,以铁的纪律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提升制度治本效能。

三、强调徙木立信:巩固执政基础与践行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抓整治“四风”就是起徙木立信的作用,抓就真抓,一抓到底。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通过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坚守宗旨信念的核心逻辑,表明作风建设对于巩固执政基础、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意义,突出党和政府通过正风肃纪,在群众中进一步树牢“言必信、行必果”的形象。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徙木立信是通过取信于民凝聚共识,初心使命是通过宗旨践行赢得人心。我区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例如,在脱贫攻坚中,坚定不移地兑现“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通过不懈努力,边境地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坚实,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有的地市将党员干部在改革实践中的实绩量化为指标,激励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积极作为,切实担当使命。

践诺于行方见真章。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诚信为本、坦荡为人,以诚实、诚恳、诚心取信于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和承诺的事项,要坚决落实到位。建立健全践诺机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加强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践行初心使命,抓好民生实事,聚焦农牧区供水保障、高海拔供暖、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等现实利益问题,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政务服务改革的首要任务,不断精简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大力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压实民生小事,以“快捷办”“自助办”“一次办”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四、坚持久久为功:构建长效机制与系统治理格局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创造性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求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一步释放了推动正风肃纪不松劲、不止步的强烈信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区着力打造“三个结合”的治理模式,即把作风建设与反分裂斗争、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治理格局。在反分裂斗争方面,通过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教育,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使其深刻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生态保护方面,建立领导干部生态责任终身追究制,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保护意识,对履职不力的干部进行问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民族团结方面,开展“结对认亲”等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作风建设氛围。

在此次学习教育中,要一体推进学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久久为功。持续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优化治理格局,构建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确保作风建设各项任务有序推进、落到实处。要明责任、严管理,在加强日常管理监督上下功夫,盯住“关键少数”带动管好“绝大多数”,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构建起“四风”纠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要重教育、常警示,坚持抓惩治与抓警示相统一,抓个案与抓全局相统一,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强化提醒教育,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要抓整改、求实效,将一体推进“三不腐”贯穿作风建设全过程,从健全制度机制入手,进一步堵塞管理漏洞,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五、落实抓铁有痕:锻造实干作风与转化教育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明确指出:“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还强调,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这既是对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发扬,又是对抓好学习教育的明确要求。

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要抓常、抓细、抓长,这一要求在我区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要把钉钉子精神融入各项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和决心,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例如,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攻克技术难关;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形成“五包责任制”,确保群众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干部驻村积极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农牧民增收。

在此次学习教育中,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明确的“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以更有力的举措锻造实干作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相贯通机制,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创新学习载体、厚植为民情怀,培育党员干部扎根边疆、务实担当的优良作风,夯实党在西藏执政根基。强化实干担当,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多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事。在重大项目建设、民生工程实施等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勇于担当、敢于攻坚。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将工作实绩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对真抓实干、业绩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作风不实的干部进行问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转化为现代化新西藏建设的强大动力,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扎实的工作,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见行见效,不断开创作风建设新局面,为实现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执笔:万金鹏 胡若溪 汪时瑞,单位: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