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面临巨大的转型发展压力。文艺副刊作为报纸的四个基本要素之一,具有内容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优势,与新闻版面共同担负起服务读者的重任。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党报副刊,以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地域色彩,吸引着不同层次的读者,从而达到润物无声地教育启迪读者的目的。
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竞争力源于民族特色
“新闻招客,副刊留人。”报纸文艺副刊的主要功能是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促进文艺繁荣,从而达到引导社会、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良好舆论引导作用。
全媒体时代,各媒体的新闻素材大致相同,要想在“报林刊海”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把副刊打造成报纸的亮点所在,形成独有的办报风格,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从而达到“留人”的目的。而民族地区党报副刊要吸引读者、留住读者,最关键的是要保持自己的地方特色。
民族地区文化积淀、历史渊源、民风民俗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地报纸副刊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土壤。副刊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充分利用本地读者对本土文化的天然亲和感,贴近本地读者的喜怒哀乐,才能引起本地读者的心灵共鸣,让本地读者有归属感,让外地读者有好奇心,才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藏族群众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在与其他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创造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藏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对于西藏的党报来说,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当属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文艺副刊在版面、选稿、内容等方面可以凸显西藏民族特色,使本地读者在阅读时产生思想共鸣,也能够让外地读者感受西藏风情,从而更加了解西藏。
民族地区党报副刊要在形式上凸显民族特色
文艺副刊与新闻版面的鲜明区别在于,版式活泼、色彩灵动、丰富多彩,给报纸增添了不少活力,常常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报纸副刊要被读者所记住并喜爱,就要彰显与众不同的个性。
首先,副刊要有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名字。文艺副刊的名称,体现了报纸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展现了办报者的见识水平。我国其他地区报纸副刊的名字各有千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比如,《浙江日报》的“钱塘江”、《湖南日报》的“湘江”、《四川日报》的“天府”、《福建日报》的“武夷山下”等等,都展现了各地的山水名胜,令人一听便能明了。西藏自治区党委机关报《西藏日报》文艺副刊最初命名为“雪莲花”,后改版更名为“格桑梅朵”,在藏语中都是希望和幸福的象征,既贴近西藏实际,又体现西藏特色,更代表了西藏人民追求美好的淳朴情感和顽强拼搏的坚韧毅力,令人过目不忘。
其次,栏目设置要不落窠臼。栏目是副刊最基本的单元。文艺副刊主要刊载文学艺术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大体分为散文随笔类、书评影评类、人生感悟类、生活记事类、文化介绍类等,每一块内容都可以策划设置栏目。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栏目中,如何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自然是要注重栏目设置和定位的独特性。如《西藏日报》文艺副刊“格桑梅朵”设置了不少定位各异的栏目,“紫外线”“甜茶馆”“书香西藏”“雪莲花”“文眼雪域”等,不仅名称充满了浓浓的西藏味道,其中集纳的文艺作品更反映了时代的气息,集思想性、文化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成为广大读者一块雅俗共赏的精神园地。
版面设计要突出地方特色。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一种形象语言、视觉语言的展现”。党报副刊要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因地制宜地调整版面元素、创新版面形式,形成具有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个性特色,给读者带来新鲜感和赏心悦目的体验感。
民族地区党报副刊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文艺副刊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文化旗帜,承担着宣传文化、传播知识、启迪思想的重任。副刊的文化品位的高低决定了这张报纸的品位,也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读者的品位。民族地区党报要提高文化品位、办出独特风格,就要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汲取养分,以富有民族文化韵味的文学形式反映社会进步、弘扬时代精神,让新闻宣传文化工作实现“软着陆”,担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副刊选稿要立足本地,刊发本地作者或者外地作者写本地的稿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地作者对当地社会和文化最为熟悉,写出来的文章更有本地文化特色,也更容易引起当地人民群众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最能够打动当地读者。同时,适当选用质量较高的外地读者投稿作为丰富和补充,从而活跃版面、丰富读者文化生活,在保持自身既成风格的同时,呈现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效果。
副刊要展现和挖掘地方文化。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语言、宗教信仰等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党报要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充分展现和挖掘地域文化底蕴,多展现地方特色自然景观、文化历史名人、多彩文化活动、非遗保护成效等。
当然,民族地区党报副刊也要体现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统一。副刊作为正刊的延伸,虽然在体裁上以诗歌、小说、散文等文艺作品为主,但同时也需要反映社会新闻和时事,保持其新闻性和时效性,从而提升副刊的品质和价值,更好地服务读者。比如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此为契机举办征文活动,既能为大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又可以回应读者关切,特别是让本地读者抒发文化情怀,从而丰富稿件来源,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扩大党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无论媒体融合如何发展,优质内容仍是核心竞争力。在海量信息鱼龙混杂的自媒体时代,民族地区党报副刊更要担负起主流媒体的责任,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在树立起副刊品牌的同时,让更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阅读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作者单位:西藏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