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稳边固根基  奋楫扬帆启新程
—奋力谱写噶尔县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

发布时间:2025-11-03 作者:中共噶尔县委宣传部 来源:西藏日报

近年来,噶尔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锚定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以实干书写时代答卷、以团结凝聚奋进力量,不断推动噶尔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夯实组织根基,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噶尔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推行“三向发力”、突出“三个聚焦”、实施“四大工程”不断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堡垒。大力实施“1511”工程(即建设一套班子、落实五项任务、打造一条固边路线、固化一系列工作制度),有序推进“百里固边路线”建设工作,将2个边境乡镇、5个边境村及沿途的红色资源及“五共五固”结对共建成果有机串联,推动军地基层党组织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融的强大合力。同时,按照“消除薄弱村、壮大一般村、提升富裕村”原则和“一村一品”工作目标,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4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村有3个,9个基层党组织被评选为自治区级“四个创建”示范点。在人才强县方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进一步加大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申报力度,把优秀人才引进来;深入落实“师带徒”和“一对一”“一对多”帮带机制,把先进技术学出来,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用好奖惩举措,不断激发干部人才勇挑重担的动力,把先进人才用起来;着力解决干部人才住房、用电、取暖等实际问题,加大健康保障力度,做好干部人才疾病预警和健康保健服务,确保把优秀人才留下来。

创新治理模式,凝聚多元共治合力。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关乎民生冷暖、社会稳定与发展根基。噶尔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从场所设置规范化、部门入驻规范化、运行机制规范化、督办落实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规范化出发,打造县级综治中心,科学划分9个便民服务窗口、3大功能区。以“常驻+轮驻+随驻”模式,组织进驻常驻单位6家、轮驻单位7家、各行政行业部门随驻,通过“一站式服务、一站式调解、一站式指挥”,实现了治理资源从“分散作战”到“协同治理”,从“行政主导”到“多元共治”的转变。同时,强化系统思维,以网格管理为支点,构建权责清晰、协同高效、服务精准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形成“大事一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的服务治理格局,夯实基层治理的“四梁八柱”。合理设置网格区域,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要求,全县划分54个网格。今年以来,充分调动535名“双联户”户长、治安联防员、专职网格员,对县域街道小巷、居民社区、商业广场等场所进行巡逻,广泛开展入户走访,有效化解各类矛盾超过500起。

统筹资源聚合力,构建发展新格局。噶尔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产业发展滞后、转型升级缓慢、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加速推动“三园一区”(阿里地区物流园、噶尔县生态农业产业园、昆莎现代农牧科技示范园和狮泉河产业园区)建设,“三园”建设总体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建成后将逐步实现以城市功能带动产业落地,以产业兴旺支撑城市发展,努力把噶尔县打造成“产业兴旺、功能齐全、文化厚重、人气旺盛”的藏西中心现代化“明珠城镇”。2025年1—3季度畜禽存栏139696头/只,同比增速4.1%、畜禽畜栏9507头/只,同比增速39.3%、猪牛羊肉产量289.217吨,同比增速26.7%、奶产量781.145吨,同比增速1.2%;1—3季度蔬菜及食用菌产量958.64吨,同比增速0.68%。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112.1万元,全县17个村(社区)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阿里象雄夜市正式运营,开展专项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70万元,昆莎乡、门士乡、左左乡内外贸一体化商贸中心项目已完工。文旅业繁荣发展,截至9月底,吸引游客92.37万人次、同比增长58.9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14.95%。开通噶尔县扎西岗“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那木如温泉酒店试运营,加木村红柳湿地公园开业。产业园区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截至目前,狮泉河产业园区累计落地企业66家,园区地块利用率达98%。2021年6月以来,实现生产总值3.85亿元,签约投资额达6.68亿元。

强化固边兴边,加快推动边境现代化建设。近年来,噶尔县聚焦“强基固边、兴业富民、和谐稳边”的目标,推动边境小康村实现从“稳得住”到“富起来”的跨越。一是强基固本。累计投入3.8亿元完善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住房6.1万平方米,改扩建住房1.4万平方米,村内道路实施20.1公里,962户3199人入住干净敞亮的新居,实现边境小康村5G网络、安全饮水、电力保障全覆盖。二是产业赋能。立足资源禀赋,打造“一村一品”,以乡村为单位,确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和区域布局,科学规划,建设畜牧业主导产业示范乡村和特色精品产业示范乡村。三是民生提质。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建设高原和美乡村,全力打造推广积分制试点村,采取“村规民约+积分制”模式,不断推进乡村治理走深走实。2024年,扎西岗乡典角村村民委员会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